电话:18660761688
邮箱:zhongmeigk02@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开发区开源路北11号
我们本期内容来详细了解一下日常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细节!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如果没有掌握好其基本原理,缺乏使用管理常识,违反操作规程,单体液压支柱将会受损,采煤工作面将会出现冒顶事故,使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给工人生命带来威胁。
1、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
单体液压支柱经长途运输,装卸,容易导致密封眼损伤,活塞弯曲,缸体凹陷,弹簧脱落。其试验原则是,在2分钟内不许有压降,4小时内缸体不允许有渗漏,升降柱不准有卡阻,限位装置必须牢固可靠。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面,必须存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
2、每班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前,必须对上班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检测,并建立好记录台账。由于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状况等因素变化,要求支护材料、支护方式适应其变化,以便有效控制顶板,保证回采工作面安全,防止单体液压支柱“带病”工作。对损坏的金属顶梁及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进行更换。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单体液压支柱。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采煤工作面中使用不同类型的单体液压支柱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3、单体液压支柱支护要及时,支架架设要牢固,初撑力要足够。
采煤工作面发生爆破后,必须立即挂梁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所有的支架必须架设牢固,迎山有力,并有防倒柱措施,严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架设支架。为了使单体液压支柱适应顶板下沉的需要,增加单体液压支柱的稳定性,加大支架对顶板的摩擦力,提高支架系统的支护刚度,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支撑力。柱径为80mm的,其初撑力不得小于60KN;柱径为100mm的,其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使用单体液压支架时,必须初撑力≥80%规定值。对于软岩条件下初撑力确实达不到要求的,在制定措施,满足安全的条件下,必须经企业负责人审批。
4、保持单体液压支柱清洁度,防止活塞弯曲。因单体液压支柱在使用过程中,其三用阀、油缸、活塞等部件,经常沾着煤泥、小沙粒、油垢、铁锈等,这样大大地影响密封性能,造成手把、底座或三用阀漏液,单体液压支柱自动卸载倾倒。同时工作面严禁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顶推溜子,或倒支单体液压支柱用来压溜头,压回柱绞车。当发现“死柱”时,严禁用炮轰,锤砸或机械强行回撤。如若搬运时不小心,猛力敲砸往往会造成活塞弯曲,油缸变形。
5、测试时乳化液浓度配比要确保,注液时操作方法要适当。
乳化液采用2%-3%的M-10号乳化油与98%-97%的清水混合配置而成。水质要经过净化处理,酸碱度经化验符合要求。防止缸体部件腐蚀,严禁用清水代替乳化液;防止泵站管路老化,接头处破裂漏液,其乳化液浓度必须经常测试,确保泵站压力18Mpa以上。工作面三用阀柱液口千万不能垂直于煤壁,以免放炮时崩入煤尘,也防止三用阀意外崩出伤人。另外注液前应先开启注液枪冲刷枪口和阀注液嘴,防止将煤尘注入阀体,注液枪不用时应挂在单体液压支柱手把体上,不能乱丢乱放。所有撤出的单体液压支柱应及时外运,防止任意倒在工作面中,造成单体液压支柱被污损,影响正常使用。修后还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否则因达不到工作特性可能诱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凡搬运上井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根根拆洗,清除煤尘等赃物;对受腐蚀,带麻点的活柱,应进行磨平抛光处理,三用阀经长期使用后,密封圈老化,渗漏现象严重,必须拆检并更换密封圈件。对维修的单体液压支柱,应做高低压、稳压试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投入采煤工作面中使用。
6、强化单体液压支柱现场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保持工作面支架的完整性。为防止单体液压支柱在使用过程中,过早损毁甚至报废,减少丢失,加快周转,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单体液压支柱必须编号,专人分管,班班交清,同时建立好记录台账。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密度,即柱距和排距是经过测算和实践经验证明取得。支架密度过密,造成支架占用率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支架密度过稀,支架将不能很好地支护顶板,可能导致冒顶事故的发生。常用的控顶距一般为两种:①、“三、四排”控顶,见四回一;②、“三、五排”控顶,见五回二,单体液压支柱柱距为0.8m,排距一般为0.8-1.2m。因此,严禁在控顶区域内提前摘柱,碰到或损坏,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立即恢复或更换。移设输送机机头,机尾或绞车时需要拆除附近支架时,必须先架好临时支架,,待移过后,正式架设支架。否则将破坏支护系统的力学平衡条件,使顶板下沉量增加,产生裂隙,顶板离层下沉甚至冒落。
以上内容便是日常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细节啦!大家看完文章觉得小编分享的对吗?希望大家能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