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液压支柱现如今已经经历了三次飞跃发展,分别是60年代研制使用的单体金属摩擦支柱现已基本淘汰,70年代中期研制80年代推广的活塞式单体液压支柱,90年代末研制应用的DWX型柱塞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使单体支护设备及支护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 本期内容我们来了解一下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类型与使用现状。
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类型:
单体液压支柱按供液方式和工作液不同,分为外供液式(简称外注式)和内供液式(简称内注式)支柱。
单体液压支柱按工作行程不同,分为单伸缩(单行程)支柱和双伸缩(双行程)支柱,在不注明行程特征时,为单伸缩支柱。
单体液压支柱按使用材料不同,分为普通钢质支柱、高钛合金支柱、铝合金支柱、不锈钢支柱等,在不注明材质特征时,为钢质支柱。
单体液压支柱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活塞式支柱和柱塞悬浮式支柱两大类。活塞式支柱按工作行程又分为单伸缩和双伸缩支柱。柱塞悬浮式支柱采用水介质,属于“环保型”支柱。目前国外还有一种新系列的SZK单体液压支柱,三用阀设臵在缸体外侧,缸体外焊接供液管使三用阀与缸体内腔连接。
单体液压支柱油缸内径有φ63mm、φ70mm、φ80mm、φ90mm、φ100mm、φ110mm、φ125mm,其中φ100mm缸径的支柱,在井下采用多,φ63mm、φ70mm、φ125mm缸径的支柱,主要在特殊用途时使用。
单体液压支柱高度有0.63m、 0.8m、 1.0m、 1.2m、 1.4m、 1.6m、 1.8m、 2.0m、 2.24m、 2.5m、 2.8m、 3.15m、 3.5m。近年来又增加了3.8m、 4.0m、 4.5m三种规格。3.5米以上规格的支柱,原则上不可用作工作面支护,但可用于端头和超前支护。
近年来,活塞式支柱在不影响支柱性能的前提下,对零部件进行了改进,如内嵌柱头式支柱、柱头设集尘箱支柱、加防倒顶盖的支柱、防倒支柱、DW28-35型筒头密封改进型支柱、炮采支柱等。
单体液压支柱型号组成和排列方式:
(1)“产品类型代号”表明产品类别,支柱用D表示;
(2)“初代特征代号”表明支柱按供液方式和工作液不同的分类,内注式用N表示,外注式用W表示;“第二特征代号”表明支柱按行程不同的分类,双伸缩支柱用S表示,无字母代表单伸缩支柱;
(3)“主参数代号”依次用支柱的高度、额定工作阻力和油缸内径三个参数表明,三个参数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参数之间分别用“-”和“/”符号隔开,高度的单位为分米(dm),额定工作阻力位KN,油缸内径单位mm;
(4)“补充特征代号”用于区分材质、结构等不同的产品,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如Q表示轻合金;
(5)“修改序号”表明产品结构有重大修改时作识别之用,用带括号的大写英文字母(A)、(B)、 (C)……依次表示。
单体液压支柱使用现状
目前单体液压支柱市场规范性较差,技术资料来源混杂,把握产品标准不同,出现多种品牌单体液压支柱,如:悬浮式、伸缩式、铝合金式、炮采式等,使得单体液压支柱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达不到使用服务年限。生产厂家众多,加工工艺存在较大差异,给煤矿选型、采购、使用、维修造成加大影响。同时,部分煤矿对单体液压支柱的性能缺乏了解,使用随意性很大,严重影响单体液压支柱使用效果,带来采煤成本的增加,以及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
以上内容便是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类型与使用现状,单体液压支柱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和创新,已研制发展了多种单体液压支柱(简称“支柱”)它们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解决了矿业施工的 支护安全问题!